南蟹北养再突破:我校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在山东东营成功实现海水蟹高效养殖

发布者:施冰洁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次数:10

9月27日,山东省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组织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口区海洋与水产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对我校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虾蟹高效繁育与绿色养殖团队在东营市河口区开展的“拟穴青蟹小棚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远海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组认真听取项目组实施的有关汇报,查验了相关生产记录经现场查验、抽样计数及测量一致认为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开发的拟穴青蟹小棚养殖技术和远海梭子蟹池塘养殖技术达到行业较高水平。

今年春季,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开展了拟穴青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将部分优质苗种推广至北方养殖区,在东营利用对虾养殖小棚开展了养殖试验,包括大规格苗种中间培育与单养技术研究。5月8日,研究团队向400㎡的小棚中投放一期仔蟹。经过1个月的中间培育,大规格苗重体重10~23g,标粗成活率达82%。后续在小棚中开展单养试验,放苗密度200只/棚。经过3个月的精心管理,干塘回捕测产产量为28kg,数量为107只,养殖成活率为53.5%。现场测得的雄蟹平均体重为378g(最大体重为486g),雌蟹平均体重为171g(最大个体为192g)。

5月,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成功突破远海梭子蟹室内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并向全国多省份试点推广养殖,东营成为山东省首家试点。5月23日,研究团队投放仔蟹二期苗种2万只,截至9月27日回捕商品蟹2400余斤,养殖成活率超25%。其中,仍有大量商品蟹存塘,养殖成活率远高于传统三疣梭子蟹不足5%的池塘养殖成活率,现场测得的雄蟹平均体重为308g(最大个体体重376g),雌蟹平均体重187g(最大个体体重274g)。

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在山东东营开展的拟穴青蟹和远海梭子蟹养殖项目取得显著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方海水蟹养殖技术实现突破。这一成果不仅为北方水产养殖提供了替代品种,更推动了产业向高效、低碳方向转型,为我国海水蟹养殖的跨区域发展树立了新样板。